NetBSD 1.41版安裝手冊
第一章: 關於NetBSD (http://www.NetBSD.org/)
NetBSD計畫是集合自願參加者的努力成果去產生出與UNIX同樣免費可用和重新散佈的操作系統。NetBSD可執行在一系列寬廣的硬體平台上和高度地輕便性。它伴隨著的有完整的來源原始碼和廣大使用者的支援。
很多人常問道就是NetBSD與其它BSD系統之間的差異性,在這裡並不能夠適當去解釋他們的目標和哲學的不同,就簡單的說明一下他們之間的差異性。
NetBSD、FreeBSD及OpenBSD之間的比較
NetBSD | FreeBSD | OpenBSD |
支援多種平台 | 只有i386平台 | 支援多種平台 |
軟體的Ports多 | 軟體的Ports多 | 安全性高 |
若一個計畫沒有目標是無意義的。很感謝的,NetBSD計畫有足夠的目標去實行,一般而言,NetBSD的計畫如下:
總而言之:NetBSD提供了一個免費的和重新散佈的系統,專家、玩家和研究員能夠用他們所希望的方式去使用它。
第二章: 開始安裝 NetBSD
2.1 安裝前的預備工作
在裝NetBSD之前,須先知道你所使用的電腦硬體資訊,網路相關方面的IP位置、 gateway、domain name、host等等。須先準備一片可光碟開機的NetBSD1.4的光碟片, 直接安裝。
2.2 開始安裝 NetBSD
【圖一】進入了主安裝畫面,在下列的說明中,有些畫面只是問你是否確定要安裝等的問題,一般都是選YES即可,在這不多加說明,選 a:開始安裝。
【圖二】確定你的硬碟在BIOS中的設定是否正確,選 a:到下一個設定。
【圖三』 選擇你要的安裝方式,在這裡選第一個,用部分的partial。
【圖四】選擇往後用來分割partition的單位,選熟悉的 MegaBbyte 單位。
【圖五】開始編輯你的partition,其中『partition 0』是Win98的partition,我們選擇b:
編輯新的partition。
【圖六】照你的需要修改大小,並且選c:設定它能開機。
【圖七】編輯完之後,『exit』到下一畫面設定多重開機,設定Win98、和NetBSD的
lable即可。
【圖八】選擇安裝的方式,選擇『standard』標準模式安裝。
【圖九】NetBSD Partition 的 Disklabel,若有需要再自行修改,選b:繼續安裝。
【圖十】選擇完整安裝、或自定安裝。
【圖十一】 選擇安裝的方式,這裡選用『cdrom』來安裝。
【圖十二】 接著就開始安裝所需的套件。
【圖十三】安裝完之後,回到主安裝畫面,選『e:Utility Menu』,進入【圖十三』
選『Logging functions』,進入下一畫面。
【圖十四】將兩個都選成 On,之後便重新開機,進入NetBSD的世界。
2.3 系統設定
需要重新來設定、啟動網路,首先開機完之後login in,以root的身份進入系
統,切換目錄到 /etc,使用 vi修改 netstart 和 rc.conf 這兩個檔案,
在這下列的設定以本人的機器來設定,請視需要修改。
vi /etc/netstart 後在裡面可找到一行,並在下面加入我們的設定。
ifconfig lo0 inet 127.0.0.1 啟動內部迴路網路
ifconfig ne2 inet 192.192.73.48 啟動網路
vi /etc/rc.conf 在裡面設定三行有關網路的設定
host=”net28.ee.oit.edu.tw” 設定hostname
defaultroute=”192.192.73.1” 設定gateway
domain name=”ee.oit.edu.tw” 設定domain name
設定完這兩個檔案後,reboot之後即可啟動網路,可ping看看來測試設定
是否正確,連的出去,那基本的架構就完成了,接著就是一般的設定了。
2.4 新增一個使用者
NetBSD 在新增使用者上並不像其它UNIX'like的系統一樣簡單,
在NetBSD上並沒有提供 adduser 這類方便的指令來使用,而是
採用傳統的方式來建立使用者,以root身份執行 vipw ,然後依照
格式來建立,格式為:
username:passwd:UID:GID:nouse:change:expire:UserInfo:home:shell username:使用者帳號,以此帳號 Login。
passwd:使用者密碼,請空白不填,稍後用passwd來建立密碼。
UID:使用者編號,介於0-65535,如同個人ID號碼,不可相同。
GID:使用者所屬群組編號,介於0-65535。
nouse:設定讀者的Login Class,請保留空白,沒有作用。
change:更改帳號密碼的時間,0表示關閉此一功能。
expire:帳號的有效日期,0表示關閉此一功能。
UserInfo:使用者的全名,以及電話號碼,通常可以不用設定。
home:定義該使用者的家目錄。通常是 /home/user。
shell:當使用者進 NetBSD 時,內定啟動的 shell 是 ch,常用的 shell 有兩種:一為 bash 、一為 tcsh,之後我們將設定為 bash。
例如:user::100:100::0:0:UserInfo:/home/user:/bin/ch
建立使用者目錄並將權限改為使用者:
mkdir /home/user ; chown user /home/user
建立使用者目錄,並將所有權轉為user
更改密碼:passwd user
若沒有設定使用者密碼,使用者可隨意登入,為了安全起見,一定要設。
刪除一個使用者:
當讀者要刪除使用者的帳號時,讀者必須要刪掉以下四個地方:
1.執行 vipw 將該使用者的密碼欄刪除。
2./var/mail/username 刪除。
3.使用者的所在目錄刪除。
4./etc/group 這個檔案裡所定的使用群組刪除。
2.5 安裝系統所需的套件
NetBSD 在安裝完之後,只是一個最簡單的系統,並沒有其它的功能存
在,跟Linux什麼東西都幫你給裝好,在安全性上有很大的差別在,
,所以需要視個別需要去下載、安裝套件,我們可以到 NetBSD總
站 http://www.netbsd.org/ 去下載,目前可先下載bash.tar:
下載完之後,用FTP將 bash.tar 上傳到user這個帳號的目錄之下/home/user
到 /usr 下建立 pkg 這個目錄,這是NetBSD 解完套件預設存放的
路徑, mkdir /usr/pkg ; cd /usr/pkg,將所下載的bash.tar copy 到這
個目錄來,cp /home/usr/bash.tar /usr/pkg,接下來就是解壓縮,
tar xvfz bash.tar,會在 /usr/pkg/bin/ 下得到一個bash的執行檔,
再執行 chsh,將shell 路徑改為 /usr/pkg/bin/bash 即可使用bash這
個shell。
以上是介紹安裝套件所需的步驟,其餘的套件安裝方法都大同小異。
2.6 使用者環境
shell:檢視目前使用shell最簡單的方式是使用 echo 指令詢問系統之
SHELL 環境變數,例如 echo $SHELL
更換shell:執行 chsh 來修改為其它的shell。
在這裡所採用的shell是bash,至於bash的取得方法,已在上面介紹過了。
改變提示符號:vi /etc/profile 設定提示符號,加上下列這一行
PS1='\h:\w\$' 修改完之後,重新登入,提示符號會顯示出你的
Host和路徑。例:net28:/etc#
第三章: NetBSD伺服器架設
3-1 Mail Server 架設
下載qpopper-2-53.tar和imap-uw-4-5.tar這個檔,執行將這兩個檔
案拷貝到 /usr/pkg/ 下,再執行 tar 予解壓縮。
可用 tar xvfz qpopper2-53.tar > 檔名 ,將解出來的檔案放置於一個檔內,再用 less,來查看某些重要的檔案放置於哪裡!
修改 inetd.conf 這個檔。
vi /etc/inetd.conf 在裡面加入下列兩行。
pop3 stream tcp nowait root /usr/pkg/libexec/qpopper qpopper
imap3 stream tcp nowait root /usr/pkg/libexec/imapd imapd
設定 alias,必須為 root 建立一個別名,執行
vi /etc/aliases 在裡面建立
root: root 再執行
newaliases 使其生效
啟動方式有二種:
(1) ps–ax 查出 inetd 的執行序號,再執行 kill –HUP 序號
(2) 重開機 reboot
重開完機之後,用Win98中的Outlook來測試收發信件。
3-1
Apache Server 架設
下載apache-1-3-9.tar這個檔,執行將這個檔案拷貝到 /usr/pkg/下
再執行 tar 予解壓縮。
可用 tar xvfz apache-1-3-9.tar > 檔名 ,將解出來的檔案放置於一
個檔內,再用 less,來查看某些重要的檔案放置於哪裡!
切換目錄到 /usr/pkg/etc/httpd/ 下 ,執行
mv httpd.conf.default httpd.conf
mv magic.default magic
mv mime.types.default mime.types
接下來設定 server name,執行 cd /etc ; vi hosts
增加自己的IP及DNS 192.192.73.48 net28.ee.oit.edu.tw
再切換目錄到 /var/log下,執行 mkdir httpd 產生讓Apache存放訊息的目錄。
啟動與停止執行httpd:
切換目錄到 /usr/pkg/sbin 下,執行 ./apachectl start ,啟動server。
若要讓系統開機時自動執行httpd,我們必須將在 /etc/rc.local 入加上
/usr/pkg/sbin/apachectl start,這行執令。rc.local 是在 NetBSD 開機程序中最
後被執行的一個檔案,相當於MS-DOS中的批次檔。
之後,執行 ps -ax 查看一下目前是否httpd已經在執行。